2011年11月24日

舞動‧平原中的藍色精靈










在白河市區用完餐後,我們又回到烏樹林,繼續下午的行程。







下午共開放三班車供民眾搭乘,我們決定第一班搭車,第二拍攝。擔心搭乘人數多,



所以早上一到這就先去買了車票,不過我們似乎真的太早買了,所以排在前五名。



在台糖觀光化超過十年的時間,自己還是第一次搭小火車;有時候想搭車時,還是



禁不起誘惑跑去外頭拍照,就像自己拍攝臺鐵蒸汽火車那麼多次,卻從來都沒搭過。







中午時間,大多數遊客都在用餐,或在休息區乘涼休息,我們手拿飲料



在車站月台附近取景。這時候少了很多遊客,非常適合在這邊拍攝小火車,



尤其有大榕樹的陪伴,在臺灣是相當少見。雖然在取景控光有些複雜,



反而有不一樣的味道。







#1









#2









#3









#4









#5









#6









#7



車身大多使用木造,顯得古意啊!







#8



一位小男孩想當司機,在之後的路程上也捨不得離開。







在接近開車時間,我們回到剪票處依序上車,一下子兩節車廂就坐滿遊客。



在老站長的揮旗開車,及糖廠安排的演藝人員演奏聲中,小火車鳴笛上路了。



第一次搭乘台糖的火車,而且還不是一般開放式的觀光車廂,感覺非常新鮮,



對於木板座椅及狹窄的空間,雖然座得不舒服,但也蠻有趣的。







#9



狹窄的車內空間,人聲鼎沸的車廂,似乎就是早年台糖鐵道的印象。







雖然整條路線不長,但在小火車以時速不到十公里的速度前進下,看起來終點



非常遙遠的感覺。而車外也有許多人就像我們先前一樣,替小火車拍照,其中也



有朋友們騎著車或開車追逐。







#10



辛苦的追著火車,那就幫你們拍照吧!







#11



小火車搖搖晃晃前進







其實搭種車只能說體驗,加上烏樹林園區規劃的觀光鐵道不長,而戶外的景色也普普通通,



終點也只有幾個攤販而已。但是從十年前首開糖廠鐵道觀光化起,每逢假日依然有許多遊客



捧場。







經過約二十分的車程,小火車抵達終點並進行掉頭,我們利用這短短的時間替勝利、成功號



留影,畢竟還是希望這種能自己行走的客車,有朝一日能兩輛併聯一起行駛。







#12



兩輛車聯掛停靠月台,如同早年小火車載客的面貌。







#13



沒有親身經歷過早年的風光,只能從角度去捕捉一些影子。







#14



等著正班車進站後,我們就要回去了。







#15



兩車交會







回程一路上聽著糖廠員工解說,放著老式的台語歌,一路慢慢晃回糖廠。



在廠區下車處下車後,便回到車站等著列車進站。







#16









當列車停車後,我們也準備離開,拍攝第二趟小火車。烏樹林來過數次,



其實對拍攝地非常熟悉,加上小火車速度不快,我們也很輕鬆的跟著列車



一路拍照。如同前幾年拍照的經驗,我們很容易就成了車上遊客的「拍照」



對象,就像我們剛剛搭車時看著車外拍照的人。











#17



雖然是逆光,但是充滿野草的軌道顯得更有特色。







#18



跟著火車走幾步,這裡的順光加上周遭林木,沒有車頭的牽引



彷彿自行行駛的汽油車。







#19









#20









#21



很喜歡火車夾在植物堆裡的感覺







#22



通過廠區外的平交道







#23



小火車即將回到廠區。







在最後一個地點拍攝完畢後,我們就不打算拍第三趟了,畢竟大致上能取景的角度



都差不多。在這裡跟朋友小聊一下,便準備北上回程。







烏樹林糖廠預定年底前,每逢假日便開行勝利號與成功號的觀光車,也希望



未來能常態運轉,畢竟這兩輛車比起糖廠的開放式觀光車,更能體驗台糖鐵道



的趣味與特色。







最後還是要謝謝宜老大的安排,以及更感謝水哥的開車,還有幾位



當天碰到的南部朋友,當天也很幸運碰到快兩年不見的黃老師,



在此一併感謝。











復活‧平原中的藍色精靈







延伸閱讀:

宜的鐵道印象:勝利成功  復駛啟航(復駛專列篇)       勝利成功    復駛啟航(搭車&追車篇) 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